游客
题文

为测定某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向装有5.0g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23.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t6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28.35
28.1
27.85
27.6
27.5
27.5

求: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烧杯中的剩余物质加入30.5克水变成不饱和溶液后进行过滤,可以得到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林辉同学取6.5 g锌并加入50 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56.3 g硫酸锌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请你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通过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a g,装有碱石灰的C装置质量为b g,连接A、B、D装置;
Ⅱ.从长颈漏斗中加入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Ⅲ.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
Ⅳ.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质量为cg,装置C的质量为dg;
已知:碱石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木炭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B、C中所装药品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减少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③除②中注意的问题外,该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④这个实验中如果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6克,则需要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B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将104g由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4.2%的硫酸钠溶液,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克。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
(3)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乙炔俗称电石气,是因为电石(CaC2)遇水可产生乙炔(C2H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 C2H2↑某桶电石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计算:

(1)在C2H2分子中,C原子H原子的个数比为
(2)在CaC2中Ca元素C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CaC2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在该桶电石中,纯CaC2的质量为k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