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晚明时期,即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中国贸易顺差。对这一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欧洲不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地区
B.贸易结果是贸易各方生产水平、经济实力的体现
C.刺激了中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太湖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
D.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宣告确立
C.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宪政基础奠定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