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各界关注新词。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世界排名第110位,人均耕地面积世界排名第67位,森林覆盖率世界排名115位,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材料二:2013年1月14日《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列举一个关键的事实: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看到这两则材料,网名“庆庆傻乎乎”认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无需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请评析这个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请你就此观点发表评论。

有人说:“个体劳动者的收入直接和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紧密联系,是典型的按劳分配。”你对这一观点是如何看的?

从2004年起,我国189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将开始实行年薪制,平均年薪达25万元。有关专家指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得到利益实现,生产和消费都将会失去动力。这次改革,事实上确定了企业家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一种“生产要素”,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效率体现得更充分,激励作用更强。
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改革举措的认识。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与东盟10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依据。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当巨人姚明手牵抗震小英雄林浩出现在“鸟巢” 时,世人为之感动。奥林匹克理念因得到真情,爱心的滋润而升华,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全新贡献。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高标准、高水平的奥运会,它也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奋勇前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