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
我的梦想
莫言
⑴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⑵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⑶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A)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⑷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⑸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⑹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⑺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⑻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⑼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⑽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B)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⑾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文中“我”在11岁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的原因是                       ;在18岁时想写小说的原因是                                       ;在23岁时作家梦愈做愈猖狂的原因是参军入伍,吃饱穿暖,想要发表文章。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请任选一句作点评。
(A)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B)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
我选(     )句。                                                            
                                                                              
如今的作者莫言已经实现了梦想,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应该感谢那些曾经帮助他实现梦想的人。读完本文,请根据作者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任选一个他值得感谢的人物,并简述感谢的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傅雷家书 (26分)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哆里哆嗦地抖出你的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学到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
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那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4分)

(22分)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对于吃牡蛎)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3分)
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 B.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节作铺垫 D.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选文中对于勒形象的刻画既运用了侧面描写,又运用了正面描写。请你各举一例。(4分)
是侧面描写。
是正面描写。
小说写了菲利普夫妇可鄙的一面也写了他们可怜的一面。请你从文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可鄙之处与可怜之处。(5分)
虽然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你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这种选择的依据。( )(4分)

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
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
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想相认。
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

之所以这样选择,在选文中的依据是
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同意其中的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4分)


这事到现在已经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艰苦,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填写短文中所缺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A.说鲁迅给“我”的鼓舞和影响。
B.说明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C.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
D.表现出“我”在斗争中顽强不屈的性格。

(2分)对“现在,先生①是死了!”与“前面②是一条路”中“是”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判断 ②表示强调。
B.①②都表示判断
C.①表示强调,加强语气 ②表示判断
D.①②都是副词,表示强调

为什么说“这还不是我们态情悲痛的时候”?

她跪下了左腿……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会用作弊这种手段来欺骗我,来欺骗你们自己,你们的学业.。作弊对我来说,从来都是一种耻辱,尤其当我来到异国成为一名教师时。我宁愿我的学生从我的课堂上只学到诚实。所以,凭我的心,我请求我的学生再也不要作弊,再也不要欺编。”
当24岁的R面向我们76位中国大学生跪下她的左腿时,整个教室一片(①)。
R曾在美国获政治学学士和商业金融管理硕士学位,她想把到中国来传播英语和知识作一抹优美的华彩涂在人生的24个年轮上。当她如愿以偿地站在了M大学的讲台上时,却迎接了新的挑战:许多人为考试作了“准备”——纸条小抄、桌上的记号以及她大概永远也搞不懂的手势。
当那双碧蓝深邃的眼睛再一次扫过整个课堂时,那里是一片(②),只有她响亮坚定的声音在回响:
“我亲爱的同学们,20年、10年或许更短的时间以后,我,一名外籍教师所讲的知识或许都会成为流水从你们的记忆中流走,我不会遗憾,但我真心地希望,到那时,你们还会记得有一位异国老师曾怎样请求你们做一个诚实的人……”
R的一只膝盖抵着地,嘴唇仍在颤动着,而我好像什么也没听见(③),只有一个声音在夜空中震荡:“————————————————————————————
我知道,它会铭刻在我心中,铭刻在76颗心中。永远,永远。
R向她的学生们跪下左腿的行动是()。

A.恳求学生们不要再在考试时作弊。
B.对欺骗老师,欺骗自己,欺骗学业的行为失望、愤慨,用跪下左腿的方式抗议。
C.唤起学生们的良知。
D.用西方人最郑重、虔诚的礼仪,庄严地告诫同学们不要欺骗,做一个诚实的人。

文章两处描写她跪下左腿后,教室中不同寻常的气氛,最适于放在①②两处的气氛描写是()。

A.整个课堂一片寂静 B.课堂上哗然一片
C.课堂上人声鼎沸 D.教室里气氛尴尬而紧张

(4分)请推测R最后向全体同学告诫的那句话是()。
A在你们的生活中,千万不要欺骗。
B.我请求你们—我的中国学生做个诚实的人。
C.最重要的事情是诚实。
D.请你们记住—作弊是一种耻辱。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巨。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解释词语。
骇人听闻:
皇帝为什么“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
“两个家伙正以全副精力织布”的目的是什么?
两位诚实的大臣为什么抢着介绍?
两个“难道”表现了皇帝什么心理?
皇帝不说实话的真正原因是①——————————————————;②——————————————————。表现了皇帝的————————————————————————————————————
这段文字对皇帝的描写的主要方法是()。

A.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C.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