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 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探索,与时俱进,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杜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千的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及地的巨大变化。
(1)为了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我国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实行这样的民族政策,有什么优越性?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又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书写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注:1978年商品零售政策性定价占97%,2012年则小于2%。
材料二 3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每届三中全会上,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材料三 35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成就举世瞩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概括表1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表1分析表2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理。
(2)依据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依据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材料一最近,一首《万雾生》蹿红网络调侃最近北方的雾霾天气,歌词中写道:“从前冰城美呀四季清呀失呀,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从前你说话呀,声音清呀脆呀,今天电话里面你却在咳呀咳呀…街上行人带上口罩演大侠白眉,武功再高你也看不清对手是谁…”表达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无奈。
材料二 2012年3月,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谈谈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意义。
阅读以下图片:
失衡
针对上图中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铁道部统管着中国铁路的规划、投资、建设、监理、运营以及安全,这种体制存在政企不分、运力紧张与资源闲置并存等问题0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这次改革在政府职能整合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让企业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竞争中,盘活铁路交通的经营。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进入21世纪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进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如全面取消农业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中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