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有下列宣言:“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 B.中印外交会议 | C.日内瓦国际会议 |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
“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对义和团一百年来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观点的不同 | B.意识形态的左右 |
C.政治运动的影响 | D.掌握史实的不同 |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失败的国家的自然反应。它背负着国内凝聚力的期望,试图通过超级极权的途径来重建国家。”这段话表明十月革命:①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是俄国人民要求摆脱帝国主义战争愿望的产物
③是当时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④直接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实行新经济政策 |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被称为“中华第一金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2011年8月1日,值人民解放军诞辰84周年之际,“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正确的是: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省开始的 | B.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 |
C.四川省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 D.四川省是长征的最先到达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