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提指__________;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__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__ ,其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4)C形成G __________的过程叫__________。
(5)D是指__________,生物体内的H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是__________。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如下图所示。其中第2和第4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分析回答:
(1)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3)装置4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d为________细胞.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效应细胞去裂解________。
如图是缩手反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___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_中。
(3)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方向________(相同/相反)的偏转。
(4)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下图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B: C: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问题:
(1)图中X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Z是。Z与Y在组成单位上的区别是和。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填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6)如果有M个P形成3条链的Ⅳ,Ⅳ的分子量至少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