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
B.实行察举制 |
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
D.郡国并行制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
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
指
A.中央集权 | B.盐铁官营 |
C.“贱商令” | D.“海禁”政策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
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
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
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
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