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有人认为尾联中诗人表现出来的心态是焦急的,有人认为是平和的。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沁园春 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
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
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
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
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下面几个诗句的停顿(“‖”表示较长停顿,“∣”表示较短停顿)和重音都对的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C.万类∣霜天‖竞∣自由 |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
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
仔细品读本词的下片,谈谈它主要表现了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结合全词内容概括词中梅花的特点。
本词题为梅花,但全词未提一“梅”字,请分析起首两句是如何体现梅花的。
古代诗歌阅读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梅花绝句见梅
陆游何应龙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注释:坼,绽放。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赏析其修辞效果。
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