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菩  萨  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高人”指叶丞相,是主战派,对辛弃疾极为赏识。
(1)词的上片把青山喻为“联翩万马”,望它来终不来,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纵观全词,请你分析“拍手笑沙鸥”一句中“笑”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②欹(qī,倾斜)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吴聿在《观林词话》中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后来化入自己的词中。你认为化用后的“柔蓝一水萦花草”比原句好在何处?
(2)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3)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元人王恽的曲、诗,完成题目。
平湖乐
秋风湖上水增波,水底云阴过。憔悴湘累莫轻和,且高歌,凌波幽梦谁惊破!佳人望断,碧云暮合,道别后意如何。
屈原对渔父
国既无人不我知,秋风泽畔一湘累。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①渔翁辩歠醨②。
【注】①抵用:何用。②醨:味不浓烈的酒。
(1)王恽曲、诗中的“湘累”均指
(2)指出《平湖乐》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联系《屈原对渔父》,简析《平湖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②被酒:醉酒。③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