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蓝色胆矾(CuSO4·XH2O)。
查阅资料:
Ⅰ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对其水溶液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如MnO2)都会促进其分解。
Ⅱ CuSO4·XH2O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加热时会逐步失去结晶水,最终生成CuSO4。
Ⅲ 白色粉末CuSO4易与水化合生成CuSO4·XH2O
I、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方案1:毛毛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制备硫酸铜方案:
方案2:方舟同学查阅资料归纳了一种工业制备硫酸铜的流程:
(1)上述方案1中加热搅拌的作用是 ,形成蓝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方案2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是为了防止 。
(3)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 (填1或2)更合理。理由是: 。
(4)方案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过滤、、冷却结晶、(填序号)。
A.蒸发浓缩 B.加水稀释 C.加水溶解 D.过滤
(5)溶液M、N都是CuSO4的 (选填“饱和”、“不饱和”或“不一定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无水CuSO4,均会析出硫酸铜晶体,这是因为 。
⑹所得硫酸铜晶体需要洗涤后晾干,最合适的洗涤试剂是 。
A.冷蒸馏水 B. 95%的酒精 C.热蒸馏水
II、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xH2O)含量的测定
学习小组取12.5g硫酸铜晶体(CuSO4·xH2O)进行加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一温度的关系图。
(7) 258℃时,固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根据图中数据,计算CuSO4·xH2O中x的值为 。(请写出计算过程,3分)
(8)加热过程中,硫酸铜晶体分步失去结晶水。请写出45℃到110℃时反应方程式
(9) 580℃以上时,硫酸铜粉末就会发生分解,生成黑色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开水的保温瓶塞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如图所示,有两个集气瓶各装一瓶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它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之间的玻璃片抽掉,能看到什么现象?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请设计一种方案区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种物质?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