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铁路上铺设钢轨常利用铝热反应:2Al + Fe2O3 =高温=" 2Fe" + Al2O3,该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是。
某同学要对化学实验室中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需要对室内气体取样。为取出气体样品,他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另一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AB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区分物理性质相近的物质。请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物质 |
物理性质相似 |
区别方法 |
示例:二氧化锰与炭粉 |
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粉末 |
在空气中燃烧 |
(1)二氧化碳和氧气 |
||
(2)水和双氧水 |
用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
(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我国外交部郑重声明,今年2月25日在法国佳士德拍卖行拍卖的两件文物鼠首和兔首,其所属权为中国。这两件文物均属于我国圆明园流失在国外的精美铜饰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环境中锈蚀速度也比较慢,其主要是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共同作用而生成铜锈。试回答:铜饰品为什么能长久的保存仍然精美如初?如果你是收藏者,为防止铜制文物锈蚀应当注意什么?(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