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古代,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最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因丝绸之利日扩,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现象应发生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清

史载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说明

A.春秋时期私商实力强大 B.春秋时期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
C.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纸币 D.战国时期白银普遍流通

《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