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备溴苯可用如图所示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F夹,打开C夹,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液Br2,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和 。
(2)试管D、E内出现的现象依次为 、 。
(3)待三口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仍有气泡冒出时打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可多选)
A.甲中的水倒吸入乙中
B.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
C.乙中的溶液进入甲中
D.乙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
(4)若要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可选择试剂_________。
A.酒精 B.NaOH溶液 C.CCl4 D.苯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量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
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 实验 序号 |
碳酸钙 状态 |
C(HCl)/ mol·l-1 |
溶液温度/℃ |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 1 |
块状 |
0.5 |
20 |
39 |
400 |
| 2 |
粉末 |
0.5 |
20 |
40 |
60 |
| 3 |
块状 |
0.6 |
20 |
41 |
280 |
| 4 |
粉末 |
0.8 |
20 |
40 |
30 |
| 5 |
块状 |
1.0 |
20 |
40 |
120 |
| 6 |
块状 |
1.0 |
30 |
50 |
40 |
(1)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5、6表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能表明这
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
(6分,每空格2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其弱酸性溶液中用I2溶液进行滴定。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8O6+I2=C6H6O6+2HI
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mL6mol·L-1CH3COOH,加入100mL蒸馏水,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放置冷却。
②准确称取0.2000g样品,溶解于上述冷却的溶液中,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
③随后,立即用浓度为0.0500 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褪为止,共消耗21.00mLI2溶液。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
①煮沸的原因
②冷却后才能使用的原因
(2)经过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为
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
| B.贮存溶液 |
|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
|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较多的Cu2+,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7H2O晶体及金属Cu。
(1)步骤1、步骤2、步骤3的主要操作是(填“相同”或“不相同”),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2)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过滤.洗涤.烘干。
(5)最后的固体单质是________(填名称)
今欲用NaOH固体配制100mL 0.5mol/L的NaOH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填仪器)。
(2)用______(填滤纸或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取_____ NaOH固体。
(3)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如果超过了刻度线,应。
(4)配制好的溶液(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5)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 C.忘记洗涤 | 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