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⑵该反应属于哪类反应类型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水解反应 D.酯化反应 E.可逆反应

⑶酯化反应的断键特点是:                    
⑷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⑸为了证明浓硫酸的作用,某同学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物的厚度,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 mL 18 mol/L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 mol/L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一定浓度的盐酸
饱和Na2CO3溶液
1.2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对照,证明H+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D中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酯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某无色待检溶液A中含有K、Cl、OH、SO32、SO42,为检验确认其中所含的各阴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有:盐酸、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和酚酞试液。检验其中OH的实验方法从略,检验其他阴离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试剂①④⑤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现象a、b、c表明检验出的离子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无色溶液A中加试剂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白色沉淀A中加入的试剂②改为试剂③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 mg·L-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可以加入过量试剂①,试剂①最好选用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假设海水中镁元素全部存在于MgSO4中,则海水中MgSO4的含量为____mg·L-1,若某工厂每天生产1.00 t镁,则每天需要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L。

(8分)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来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__。

(8分)下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4.6 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取________mL的该硫酸。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4.6 mol/L的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
②容量瓶用1 mol/L稀硫酸润洗________;
③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_______。
(4)常温下,某学生取出少量试剂瓶中的硫酸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几片铝,结果铝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也未发现铝片溶解,试帮助该同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某药品质量约为32 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若用“↓”表示在右盘放上砝码,用“↑”表示将砝码取下,在下列表格内,用“↓”和“↑”表示相应砝码的放上或取下。

50 g
20 g
20 g
10 g
5 g





(2)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下图操作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实验时下图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偏高、偏低、无影响”表示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①用量筒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②将量取液态溶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③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