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问题。
       
结合甲、乙两图,判定乙国所在的地理分区属于

A.东亚 B.中亚 C.东南亚 D.南亚

从地理位置看,乙图中的该国气候特征为

A.终年温和多雨 B.终年高温,降水量大,分为旱雨两季
C.终年炎热少雨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
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某年度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四国中,粮食生产潜力较大的两个国家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丙
(2)丙、丁两国的农业生产主要特点是
A. 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 B.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
C.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 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下面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可知该生态农业模式

A.最适宜在西藏推广 B.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C.改善了生态环境 D.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下图是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2)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下列为了减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     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
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并且退耕还湖
(3)关于甲、乙两地所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甲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    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

下表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甲省(区)
乙省(区)
水稻
240
150
小麦
15
43
糖料
作物
甘蔗
58
0
甜菜
0
17

(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江苏、内蒙古 B.湖北、西藏 C.广西、黑龙江 D.河南、新疆
(2)有关甲、乙两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耕地面积比乙省大 B.甲省因雨水多,小麦种植面积小
C.甲省水热条件比乙省差 D.乙省因光照少,小麦种植面积小

据报道,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某农业公司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国提供10万公顷农田,用于粮食与肉类的生产;将来乌克兰还会向中国提供300万公顷农田。有专家认为,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有关中国新疆建设兵团到乌克兰承包土地的原因,正确的是

A.乌克兰热量充足
B.乌克兰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
C.乌克兰日照充足
D.乌克兰农产品市场需求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