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英国人生活习惯的变化 |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
1837年,中国近代第一期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样介绍一位西方领袖,他被视为“怀尧舜之德”的英杰,其“尽心竭力,致救其民”而功成不居、“不弄权”的品格,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 B.华盛顿 | C.林肯 | D.拿破仑 |
拿破仑为弘扬法国革命的精神,通过文功武治,开创了辉煌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代。而他最后的遗愿是:“我希望能够把我的遗骨安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
A.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B.颁布《法典》 |
C.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 D.发动“雾月政变” |
英国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进行了形象描述。这个典故始于下列哪个文献的颁布( )
A.《拿破仑法典》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权利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