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砹(85号元素)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应该不稳定,且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固体 |
| B.铍(Be)是一种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的白色固体 |
|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H1=-393.5 kJ/mol
(2)H2(g)+
O2(g)=H2O(1)△H2=-285.8 kJ/mol
(3)CH3COOH(1)+2O2(g)=2CO2(g)+2H2O(1)△H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1)的△H为
| A.△H=+244.1kJ/mol | B.△H=-488.3 kJ/mol |
| C.△H=-996.6 kJ/mol | D.△H=+996.6 kJ/mol |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1 mol/(L·s) | B.v(N2)=0.1 mol/(L·s) |
| C.v(N2)=0.2 mol/(L·s) | D.v(NH3)=0.3 mol/(L·s) |
一定浓度l00mL的HNO3溶液中加入2.8gFe,全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H+)=0.1mol/L。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无硝酸亚铁 |
B.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2.0mol![]() |
C.反应后溶液中c(NO3-)=1.6mol![]() |
|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6lgFe |
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各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
,则此溶液最多能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5.6g | B.11.2 g | C.22.4g | D.33.6g |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能放出氯气,现按右下图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少量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