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将3mol 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
3A(g) + 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的状态,生成C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平衡常数K= .
(3)若继续向原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
n(B)=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
(7分)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 _。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写出钠放入FeCl3溶液中
(3)制取漂白粉
氨是重要的氮肥,合成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如果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N2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20 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加了催化剂 | B.缩小容器体积 |
C.降低温度 | D.增加NH3物质的量 |
③第1次平衡的时间为:____________,第2次平衡的时间为:____________,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______ (带数据的表达式),第2次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④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K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现有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c(C)将__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煤作为燃料,可以有下列两种途径(把煤看成由碳组成):
途径Ⅰ:C(s)+O2(g)===CO2(g) ΔH=-a kJ·mol-1
途径Ⅱ:C(s)+H2O(g)===CO(g)+H2(g) ΔH=+b kJ·mol-1
2CO(g)+O2(g)===2CO2(g) ΔH=-c kJ·mol-12H2(g)+O2(g)===2H2O(g) ΔH=-d 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等质量的煤,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途径Ⅱ放出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b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用a、c、d表示)。
(3)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反应时,反应物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4)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