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越难失电子的元素得电子能力一定越强 |
B.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D.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可以含有离子键 |
已知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 -57.3" 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
B.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
C.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是 57.3 kJ∕mol |
D.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 57.3 kJ∕mol 的热量 |
将固体 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该过程的△H-T△S,△H,△S 的符号是( )
A.+,-,- | B.+,+,- |
C.- ,+,- | D.-,+,+ |
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
B.b点时,溶液中溶质有2种 |
C.c点时,溶液的pH=7 | D.x值大于106.0 |
将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的颜色肯定会有变化 |
B.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 CO2 + H2O = BaCO3↓ + 2HCl |
C.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 |
D.反应过程中,溶液里BaCl2、NaOH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