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斜面的过程中,小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 次数 |
F/N |
s/m |
G/N |
h/m |
Fs/J |
Gh/J |
1 |
0.21 |
1.0 |
1 |
0.20 |
0.21 |
0.20 |
2 |
0.76 |
1.0 |
3 |
0.25 |
0.76 |
0.75 |
3 |
0.25 |
1.0 |
1 |
0.30 |
0.25 |
0.30 |
(1)小兰对数据的可靠性分析、评估时发表第_ 组数据记录有误.小兰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2)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小兰等同学将小车的翻过来(轮子向上)进行实验,发现计算出来的“Fs”和“Gh”差距较大.激发出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兴趣,小兰认为可能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斜面的粗糙程度、倾斜程度、木块的重力.小兰对某个因素的探究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斜面倾斜程度 |
小车重G/N |
小车上升 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小车移动 距离s/m |
机械效率h |
较缓 |
10 |
0.1 |
3 |
1 |
33% |
较陡 |
10 |
0.2 |
4 |
1 |
|
最陡 |
10 |
0.4 |
6 |
1 |
67% |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
①小兰探究过程中,控制的变量是: 和 .
②“较陡”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③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小兰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时,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④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与拉力F的大小关系为f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图,在一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 甲图: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说明电磁波。
(2) 乙图: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制作。
(3)丙图: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
(4) 丁图: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
实验室现有以下器材:电压为5V的电源、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单量程(3V)的电压表、导线、开关和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5Ω 0.3A”、“10Ω 0.6A”、“30Ω 0.6A”).请你利用以上器材来测量一个标有“3.5V”小灯泡的功率(小灯泡电阻大约为10Ω).
(1)为了保证电路各元件的安全,你需要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2)如图的实物图缺少三根导线,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将电路连接完整并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暗淡、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只填字母序号即可)
A.滑动变阻器某处断路 | B.小灯泡处发生断路 |
C.滑动变阻器被短路 | D.电压表的某一个接线柱接触不良 |
(4)如表是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所测出的三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按照教材中实验操作要求,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可以达到 W.、
次数 |
电压表的示数U/V |
电流表的示数I/A |
1 |
2.5 |
0.25 |
2 |
1.5 |
0.35 |
3 |
1 |
0.4 |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判断:
(1)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
(2)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拉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 N/kg.
(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实测物体 |
物体质量m/kg |
重力G/N |
物体1 |
0.5 |
4.9 |
物体2 |
1 |
9.9 |
物体3 |
2 |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