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在工农业有着广泛的用途。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
1、(1)配制100mL 2.5mol/L氨水需要浓度为25%氨水______mL(保留2位小数)。
(2)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2、已知:4NH3+O24NO+6NO,4NO+3O2+2H2O
4HNO3
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0.80。
(1)a mol NO完全转化为HNO3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___mol。
(2)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为NO,氨-空气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用小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 (保留2位小数)。
(3)20.0 mol NH3用空气氧化,产生混合物的组成为:NO 18.0 mol、O2 12.0 mol、N2 150.0 mol和一定量硝酸,以及其他成分(高温下NO与O2不化合)。计算氨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
(4)20.0 mol NH3和一定量空气充分反应后,再转化为硝酸。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 (B)关系的理论曲线。
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 =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 0 0 ℃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 0 0 ℃ |
n2 |
0.60 |
0. 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 0 0 ℃ |
n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7 3 0 ℃ |
1.0 |
0.90 |
0.80 |
0.75 |
0.70 |
0.65 |
0.65 |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 0(填“>、=、<”),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P(始)的
。
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已知2A(g)+B(g) 2C(g) ΔH=-a 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2 mol A和1 mol B,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ω mol/L,放出热量为b kJ。
(1)比较a b(填“>”“=”或“<”)。
(2)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T2(填“>”“=”或“<”)。
T/K |
T1 |
T2 |
T3 |
K |
1.00×107 |
2.45×105 |
1.88×103 |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 吸收热量为c kJ,C的浓度 (填“>”“=”或“<”)ω mol/L,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
(3)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 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4 mol A和2 mol BB.4 mol A、2 mol B和2 mol C
C.4 mol A和4 mol B D.6 mol A和4 mol B
(4)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 A和1 mol B,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 b(填“>”“=”或“<”)
(5)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2 mol B及固体催化剂,使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 mol A、3 mol B和2 mol C,则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 (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三种溶液,试分析:
(1)若溶液的C(H+)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
(2)分别用三种酸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溶液的体积分别是a、b、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
(3)等体积的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若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关系是 。
(4)可逆反应2Cl2(g)+2H2O(g) 4HCl(g)+O2(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__________; ②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③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则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1)在25℃、101kPa下,1g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 C2H2(g) +5/2O2(g) ="=" 2CO2(g)+H2O(l)ΔH1=-1301.0 kJ•mol-1
② C(s)+ O2(g) ="=" CO2(g)△H2=-393.5 kJ•mol-1
③ H2(g)+ O2(g) ="=" H2O(1)△H3 =" -285.8" kJ·mol-1
则反应④ 2C(s)+ H2(g) ="=" C2H2(g)的△H为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氧化性:H3AsO4>HBrO3 b.氧化性:KBrO3>H3AsO4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