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拜,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这一拜》歌曲中体现的忠义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 B.“天人感应”学说 | C.宋明理学思想 | D.“经世致用”思想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皇帝(中央)任命不可世袭 |
B.他实际上是南海郡最高行政长官 |
C.他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具有封地 |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 B.汉朝实行郡国二制并行 |
C.北宋设文臣知州 | D.元朝实行行省制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外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
B.唐代三省六部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中国古代统治者逐步加大对边疆的管理力度,在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澎湖和琉球 | B.河北、山东 |
C.西藏 | D.岭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