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①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②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③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 ④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提倡 | B.宗法制的解体 | C.社会人口的增加 | 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
|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
|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
|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
下列事件与右图邮票中的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
|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革命的任务 |
|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
|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
|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