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
|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 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
| 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 | D.君主立宪民主共 |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应彻底抛弃宋明理学 | B.对儒家思想、理学进行批判 |
| C.孔孟之道与理学都有可取之处 | D.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
|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 A.“理”是否万物的本原 | B.求“理”的方式 |
| 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 | D.“孝亲”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