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镁离子           
(2)3个二氧化硫分子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最简单的有机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实验复习课上,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分别用 A , B , C 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A

B

C 中无明显现象

A 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B 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C 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将 A , B , C 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①.为确定滤液①的成分,同学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2)

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3)

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 根据实验现象,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4)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滤液①中共含有种溶质.
【实验反思】(5)向滤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的关系。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g 固体碘,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10 m l 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10 m l 酒精,振荡,观察现象.据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3)用图 A 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4)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 p H 变化曲线如图 B 所示.曲线上 a 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装置应选用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 A 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 C l 2 )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 B 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种金属。
(3)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