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的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的清楚,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 B.标本切得薄厚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檫拭镜头,再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低至距离玻片1~2m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至看到物象。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两处不正确的地方:①           ,②             
(4)右图是某同学在“目镜lO×,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        (多项)。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5)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
则装片应向         方向移动。
(6)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X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7)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8)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则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在完成一次信息传递之后,图2中的(填数字)将很快被分解。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经过填写字母)将兴奋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出,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3)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
(4)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颈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收缩”或“舒张”)。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图1图2
(1)由图1判断,缺乏酶①会导致白化病吗?请说明理由。

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过,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2)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苯丙酮尿症属于染色体性遗传。
(3)若Ⅱ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Ⅱ3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近几年,某著名营养品商家投入超过2000万元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特殊奶粉”资助,该奶粉的特殊之处在于

请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下列问题:
Ⅰ、图1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该类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
(2)图1所示植物对应图2中的类植物(填字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该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的结果。
(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从CO2供应角度分析原因有
(4)与上午10时相比,中午12时B类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是
Ⅱ、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持续干旱,使农作物减产。某学校的科技小组通过实验对甲、乙两个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的小麦品种。
原理: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CO2会减少。在低CO2浓度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
材料用具:灵敏的CO2红外线测量仪,两个密闭的小室(容积都为1L),两个品种的新鲜小麦叶片,剪刀等。

实验步骤:
(1)取甲、乙两个品种的小麦叶片,用剪刀分别剪出表面积都为10cm2的叶片若干备用。
(2)取两个密闭小室,分组编号为A、B。
(3)在A密闭小室里放入5张备用的甲品种小麦叶片(互相不重叠),在B密闭小室中放入          小麦叶片。
(4)把两密闭小室放在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密闭小室内   变化。
(5)在相同的时间内,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如下草图:
①由图可知      品种的小麦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
②问题思考:能否通过测量结果间接反应出,在相同的实验时间内,甲、乙两个品种小麦叶片的呼吸作用的大小(填能或不能)
(6)为什么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植物对CO2的吸收会减少?

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a~d是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_______”上填写文字):

(1)请从①~④中选出两个生物大分子(填数字), 5种细胞器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
(2)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中(从A—E中选择),用无水乙醇提取该物质后,分离它所用的方法是
(3)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从A—E中选择)在这些细胞结构中进行的反应分别是。(从a—d中选择)
(4)不发生a~d四种反应的细胞器是。(从A—E中选择)
(5)a过程是在以上哪个细胞器完成的[ ]。在观察活细胞中的A结构时,常用进行染色。
(6)构成以上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________。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癌细胞
无限

①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②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③实验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果预测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