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 妾 |
一般称谓 |
| 妻(正配) |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
|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
美国记者谈到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共两党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 B.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
|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 A.三元里抗英中 | B.黄海战役中 |
| C.威海卫战役中 | D.淮海战役中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
|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 D.全面赞扬与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