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00周年之际,法国举办了世博会。下图所示建筑就是为这届世博会建造的,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  )

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表明()

A.工业革命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 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关系日益密切
C.传统技术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 D.科学研究成为创造发明的唯一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