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 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甲图为伏安法测某未知电阻的电路图;乙图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
(2)闭合开关 (填“前”或“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 (填“右端”“左端”或“中间” 位置。
(3)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为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测得未知电阻的阻值 。
(4)该实验电路还能测出电阻消耗的 ,实验原理是 。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 放在水平桌面上, 、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而且 板可绕 转动。

(1)如图甲所示,以法线 为轴线,把纸板 向后缓慢旋转,在 上 (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从表中可以看到实验时入射角在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反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入射角。
|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
1 |
|
|
|
2 |
|
|
|
3 |
|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出了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晶体”或“非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在 段是 态。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实验中

(1)小明想测量干路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电路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 ”,并改正。
(2)连接正确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 ,请在图乙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为指针转轴)。
(3)小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改变电表位置,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实验次数 |
支路电流 |
支路电流 |
干路电流 |
|
1 |
0.30 |
0.16 |
0.46 |
|
2 |
0.20 |
0.20 |
0.40 |
|
3 |
0.24 |
0.34 |
0.58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 。
(4)第1次实验发现,灯泡 比 亮,则灯泡 的电阻 灯泡 的电阻;若两灯泡灯丝长度相同, 的灯丝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