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 B.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
| C.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 D.冷战局面出现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
|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 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 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
| 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 |
|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
|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
| 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 ②洋务派 ③维新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冯桂芬曾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主张()
| A.反对西学 | B.变法改良 |
| C.中体西用 | D.全盘西化 |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
| A.学造器物 | B.仿行制度 |
| C.提倡思想解放 |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