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912年至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

A.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第二资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

A.开放口岸太少 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