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三个年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图,你能从图中得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
C.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
D.外来移民的涌入,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
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因为
A.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 |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A.作者提倡使用洋货 |
B.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
C.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
《复兴之路》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其中一段有童谣:“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洋务运动 |
D.五四运动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先后顺序是
A.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
B.学自然科学理论——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
C.学工艺技术学——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自然科学理论 |
D.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自然科学理论——学工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