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
B.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
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B.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
C.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
D.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 |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3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300只 | B.450只 | C.600只 | D.900只 |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 B.增长型和衰退型 | C.增长型和稳定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组合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④⑥ |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A处生长素浓度比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因而,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比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因而,根向下生长。
③B处生长素浓度比A处高,B处促进作用强,生长快;因而,茎向上生长。
④C处生长素浓度比D处高,C处促进作用强,生长快;因而,根向下生长。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