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并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 地点 |
取样总数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号池 |
62 |
58 |
4 |
14.50:1 |
(1)鲤鱼体色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黑色鲤鱼的基因型有 种。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F1与 杂交;
③ 。
预期结果: ;如果________与____ 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共8分)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两条链构成,结构图中—S—S—为两个—SH形成。其结构模式图如下:
(1)该蛋白质分子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个水分子和个肽键;形成过程中消耗掉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还有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2)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R基,在形成此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最多含有种不同的R基。
(3)如果形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是。
果蝇与人类相似,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下表列出了人类、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已知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
正常 |
正常 |
异常 |
异常 |
异常 |
|
性染色体组成 |
XY |
XX |
XXY |
XO |
XYY |
人类的性别 |
雄 |
雌 |
雄 |
雌 |
雄 |
果蝇的性别 |
雄 |
雌 |
雌性可育 |
雄性不育 |
雄性可育 |
(1)由上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 (填“人类”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从变异类型分析,XYY异常果蝇的形成属于,原因是亲代中果蝇减数第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异常所致。
(3)现有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n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n,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所示。某棒眼雌果蝇(Xn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既有棒眼也有正常眼,而雄果蝇只有正常眼,请用遗传图解说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要求写出配子)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素的R型细菌。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
(2)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
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一想法。
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细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①取年龄相同、发育相当、健康的小鼠若干只,___________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细菌液1ml,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电位表现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上图),如果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会发生次偏转,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会发生次偏转。
(2)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
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图一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表示结构,①、②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C3
为三磷酸甘油酸):
(1)图中物质①是。
(2)结构a上发生的反应阶段称,生成的物质除了图中已注明外还有。
(3)若将光照撤离,在起初的时间里,RuBP的含量将如何变化?(增加 、减小或不变)
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15℃和25℃的环境中,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千勒克司)下,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的释放速率(mL/h)(忽略光照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CO2浓度适宜),有关数据见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5℃的环境中,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的速率是___________ mL/h。
(2)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0.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的速率为0,这表明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是____ mL/h。
(3)15℃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当光照强度为4.0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