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其中的“国敌”最主要是指                                 (  )

A.日本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C.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