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下列各项可以说明唐代“文化学术亦莫不如此”的有
①雕版印刷技术兴起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技术诞生 ④词这种文学形式出现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以下是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部分重大举措历史作用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举措 |
作用 |
|
| 金融政策 |
美元贬值,提高关税 |
A.争夺国际市场,保护本国市场 |
| 工业政策 |
要求企业遵守公平竞争法规 |
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
| 农业政策 |
减少耕地面积,压缩产量 |
C.降低农产品价格,压缩需求 |
| 社会政策 |
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
D.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 |
1951~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7%,农业为3.0%;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了19.3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7.1倍,轻工业增长了9.5倍。上述数据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 A.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
| C.改革并未突破既有体制 | 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
1921年,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来到苏俄,后来在莫斯科郊外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哈默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苏俄(联)推行的
| A.重工业优先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材料叙述的情况开始于
| A.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 C.大萧条时期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1819年,在一位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赞颂道:“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杰出贡献是下列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