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4月8日,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她的去世使人们再次回顾起大英帝国的往昔。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择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 “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年
32
10
13
23
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材料五:2013年3月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就任宣言”时, 9次提及“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根据新华网报道摘编
请回答:
问题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谁?举出他的任意一部代表作品。
问题二:材料一中所说的“(英国)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政治、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分别是什么?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该文件出自什么时候的什么文献?有何重要意义?
问题四: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在英国大机器逐渐代替手工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2分)从材料三可看出当时英国处在怎样的经济地位?
问题五:分析材料四,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问题六:概括以上材料,近代英国的盛衰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峙中的两大集团图(图一)
材料二: 欧盟图(图二)
材料三:2013年10月07日,外交部就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妥善应对金融风险,推进区域一体化,谋求共同发展,是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是本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主要任务。(图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中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后又在欧共体建立过程中进行合作的两个国家。两大军事集团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欧的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
(4)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家关系的和谐,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漫画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其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以丑的形态开始,以获得美的愉悦结束。欣赏下列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漫画,回答问题。

(1) 从漫画一中可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请为漫画一命名。
(2) 列举漫画二中“烟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贡献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5月,英国议会各党派在欧盟议员的选举中,独立党获得英属最多的席位。有评论称:这是17世纪英国爆发“重大革命”以来,新兴党派首次在重要的议会选举中战胜工党和保守党。
——据央视新闻述评整理
材料二来自13殖民地的56位代表,在标题为“美利坚二三国联邦的一致宣言”的文件上签了字。《宣言》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三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宣言”是指什么?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三反映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爆发的“重大革命”指哪一次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和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改革是一幕幕散发着时代气息的话剧,是一场场破旧立新的嬗变,也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民族工作者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沙皇”指的是谁?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进行了什么改革?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改革?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16 分)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当到了关键时刻,需要继往开来时,往往是思想先得以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和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材料二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说》《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材料三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思想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的?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宣传新文化的刊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解决了哪一错误思想的影响?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你认为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