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①潇湘图二首 (其一)
(宋 )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 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诗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谈谈它广为传诵的原因。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诗的颈联上下两句写景各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 (Zhan,三声):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①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辛夷:木兰树一、二句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作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