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min) | B.vB="0.6" mol/(L·min) |
C.vC="0.4" mol/(L·min) | D.vD="0.6" mol/(L·min) |
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C.原子的质子数 | D.原子的中子数 |
考古学上常用碳元素的一种核素来测定文物的历史年代。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6 | B.核外电子数是6 | C.中子数是6 | D.质量数是14 |
用下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冬天,块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B.冬天,粉末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C.夏天,块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D.夏天,粉末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 B.提出分子学说 |
C.发现元素周期律 | D.提出电离学说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苯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B.实验室中要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气体,可以用通入H2催化加氢的方法 |
C.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14g中共用电子数目为3 NA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
D.乙醇、乙醛均能被氧化,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