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方法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反应速率v(H2)=v(I2)=0.5v(HI)时;
④C(HI)=c(H2)=c(I2)=2:1:1且保持不变;
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2)硫酸生产中炉气转化反应为:2SO2(g)+O2(g)2SO3(g)。研究发现,
SO3的体积分数(SO3%)随温度(T)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曲线I上A、C两点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A>VC
C. 反应达到B点时,2V正(O2)=V逆(SO3)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剂的曲线,则II是Fe2O3作催化剂的曲线
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
(4)实验2达到平衡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
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是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C(s)+ O2(g) = CO2(g)△H=E1①
b.C(s) + H2O(g) = CO(g)+ H2(g)△H=E2②
H2(g)+ 1/2 O2(g) = H2O(g)△H=E3③
CO(g)+ 1/2 O2(g) = CO2(g)△H=E4④
回答:
(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个反应△H >0?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B、a比b少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溶液温度升高度数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请写出:
(1)阳极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2)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和原溶液一样,则应加入一定量的。
(3)已知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2(g)=CO(g)△H1 = -110.5kJ/mol,C(s)+O2 (g)=CO2(g), △H 2= -393.5kJ/mol ,则C(s)+CO2(g)="2CO(g)" 的△H为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脱水环化是合成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重要步骤,某生物碱V合成路线如下:
(1)Ⅱ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Ⅰ和Ⅲ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和Ⅴ均属于芳香烃 | B.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
C.Ⅱ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D.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 |
(5)A的结构简式。
(6)Ⅵ与Ⅰ互为同分异构体,Ⅵ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Ⅵ的结构简式。
(7)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Ⅶ()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④的环化反应,Ⅶ的环化产物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