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
B.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分裂前期 |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
为了研究抗生素X对四种不同细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下图抗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天后细菌3 的灰雾地带最长,说明抗生素X 对细菌3 的抑制效果最差 |
B.四天后细菌2 的灰雾地带最短,说明抗生素X 对细菌2 的抑制效果最差 |
C.用抗生素X 对细菌2 的抑制比对细菌3 的抑制效果好 |
D.可以用抗生素X 去治疗由细菌1 引起的疾病 |
下图中4支试管分别代表 4 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其中乙试管代表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状态。下表表示2 号培养基成分与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甲、丙、丁三个试管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别是固氮菌、产甲烷菌、酵母菌 |
B.将幽门螺杆菌转移到2 号培养基继续培养,由于培养基营养新鲜而更有利于它的生长 |
C.幽门螺杆菌的代谢类型可能是微厌氧异养型 |
D.丁试管中的微生物在2 号培养基内不能生长,但与圆褐固氮菌同时接种在2 号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 |
E.在2号培养基中加入人体血清后可以培养乙肝病毒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发现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的变化可说明肝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 |
C.尿素含量由无到有是因为尿素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
D.肝细胞对氨基酸与葡萄糖吸收量的差异与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多少有关 |
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图1中OA段是分裂间期,D、E和F点是辐射敏感点。图2是细胞受到辐射后产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下列有说法不正确是( )。
A.D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阻止DNA合成
B.E点时受到辐射可能会形成异常配子
C.图2中所示变异属染色体缺失
D.图2中的变化发生在F点时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