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县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锐意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四纵”标准化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方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育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该县又开始了更高目标的长远规划。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年,桂林市财政始终把坚持改善民生作为重点之一。事关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63.37%。 其中拨付社会保障基金29.76亿元,拨付再就业资金5379万元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基金199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8亿元。
与此同时,财政强力支持“扩内需,保增长”战略,积极筹资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临桂新区创业大厦、一院两馆等标志性建设项目建设。发挥消费导向作用,拨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57亿元。 安排500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拨付5500万元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扶持特色中小企业发展。
材料二:扩大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为民生欠账多,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社会收入差距加大,政府要动用财力去“偿还”欠债,“填平”差距。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结合材料一,说明桂林市2010年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的认识。(8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近90年来指导思想上的四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进行指导思想创新的发展史、奋斗史。
(1)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四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什么特点?(6分)
(2)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四次历史性飞跃的原因?(6分)
(3)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6分)

包容性增长是我们党提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包容性增长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为什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6分)
⑵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为什么在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的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分)

材料一 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注: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6亿人。
材料二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针对目前的收入差距不合理主要是初次分配领域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追求“民富”,主张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反映出的问题?
(2)结合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变化,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3)有人认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表关于反腐的白皮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目前,已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盐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
材料二中国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中的廉政文化精华,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书画展览和公益广告等形式表现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出一批主题昂扬向上、时代特色鲜明、体现人文关怀的优秀廉政作品。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歌颂了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廉政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中重视人大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