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近90年来指导思想上的四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进行指导思想创新的发展史、奋斗史。
(1)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四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什么特点?(6分)
(2)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四次历史性飞跃的原因?(6分)
(3)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6分)
(12分)人民网北京2011年5月15日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今天上午做客人民网,以“新疆一年来发展变化”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在谈到19省市对口援疆开展一年来取得的成果时,库热西·买合苏提表示,他印象最深的是各省在制定对口援疆的规划和方案的时候,突出强调了几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规划先行;第二,民生优先。河北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刘德明说:“去年我们安排试点项目4个,总投资是3亿7千多万,今年我们的第一批项目是安排了13个,总投资也是3亿多。”援建资金
投入最大的是民生,对口帮扶力度最大的也是民生。同时为了帮助当地增强“造血”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河北省还重点推进产业合作与企业援疆。“我们有两个百亿元以上的项目已经落户巴州,另外相继一些企业也前来考察,有许多项目,都已经达成了意向。”
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国务院确立全国对口援疆政策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
理。(12分)
(12分) 2011年5月10日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环节。一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成果、育种资源、研发人才向种子企业流动,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二要着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对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加快打造一批现代种业集团。三要着力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加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强化种子生产收储扶持政策,加强种子储备调控体系建设,保证良种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四要着力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加强种子市场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强化行业自律。
请你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务院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是如何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的? (12分)
(12分) 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截至5月10日上午7点,全国人大网上已经收到了209429条意见,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而登陆到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网页上在三方面征求民意,首先是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其次是七级个人所得税税率,还有征税税款上缴时限。在每一项内容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赞成、反对、修改和其它四个选项,选项下面还有供网民提供修改意见的空白。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公民是在通过什么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
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4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8分)
材料一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日本居第三位。而中国为美国第二天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自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交流呈稳步上升之势。1972年,中关两国贸易额仅为1288万美元。在此后的30多年里,该数目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贸易额迅猛增长。中美结贸合作规模巨大。2010年,两国经贸总额有望达到38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材料二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又复杂多变。面对中国的发展,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克里说:不要把对中国的雄心的猜测演变成威胁论,不要将中国看成是对手。作为中美关系的旁观者,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作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告诫:“将中国变为对手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作为对手来对待。危险在于,争执将破坏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航船沿途既有美景、有收获,也有暗礁、湍流。只要双方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只要坚持通过平等对话与磋商妥善处理分歧,航船就会越过险滩、破浪远行。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积极发展中美对外贸易的经济意义。
(2)“当前,中美关系处在一个重要时期。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请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美关系。
材料一: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以前我们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样的发展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材料二:在《建议》出台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在充分发挥全国政协的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用的基础上,并将于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由国务院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应怎样实现“民富”?
(2)《建议》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
(3)结合材料三,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