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近90年来指导思想上的四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奋斗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进行指导思想创新的发展史、奋斗史。
(1)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四次历史性飞跃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什么特点?(6分)
(2)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四次历史性飞跃的原因?(6分)
(3)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6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1959年,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并针对当时我国理论界的争论,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说:“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说二者同一,不是说二者等同,不是说思维等同于存在,它能够反映客观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的运动,并且由此产生科学的预见,而这种预见经过实践又能够转化成事物。”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3分)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6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会议4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面对“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界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你是怎样认识哲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突破苏联沿用多年的体制和发展模式,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之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辩证否定就是肯定旧事物中的矛盾主要方面,否定次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