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          特征。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的是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的是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产生的,在     (低、中、高)纬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
(3)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松鼠      ⑥
温带季风气候       骆驼      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地球侧视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左图中用箭头在短线处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右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的范围。
(2)右图所示日期对应左图地球在公转轨道处。此时是北半球是节气,E处此时的地方时为点。
(3)当长江和塔里木河均进入汛期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A、B、C、D的处,并简述两河进入汛期的原因。
长江:
塔里木河: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
(4)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0的是_________。
(5)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
(6)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地日出地方时是___________。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平均变化”图,回答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在地形上,该处为,向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属于背斜的是在地形上,该处为,背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④、⑤、⑥三处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的是,是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的依据是,或有;为岩浆岩的
(3)促使水循环发生最主要的动力是。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循环,该循环最容易受到人类影响的环节是。下类各组合河流的水,均参与此类水循环的是
①亚马孙河②长江③黑龙江④塔里木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量一般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受其影响,我国北纬40度线上从西向东依次出现的自然带是,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后备耕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东北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材料三材料一中A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酿酒用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其酿酒以无穷的活力。其中的马跑神采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材料四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
(1)分析A地发展酒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东北大米品质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和四,设计出东北平原黑土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