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雷锋同志生活的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初期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再加上帝国主义的层层封锁,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差。雷锋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爱祖国、爱人民之情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的高度,以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之心看待形势,指导行动。他总是考虑如何回报祖国和人民,而从来不停留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索取上。这岂不就是我们今天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材料二: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每个地方、每个岗位上都敬业奉献、锐意进取,让自己的生命处处发光。在岗位之外,他也时时处处坚持“从小处动手,从大处着眼”的行动原则,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雷锋出差几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忠诚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这岂不是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谈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2)雷锋的思想和行动对今天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1)从经济伦理角度看,公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可能实现公平。”请你简要评论这一观点。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强调要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求地方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1)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什么?材料中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哪些职权?
(2)运用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及民主集中制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增设了文化分论坛,探讨亚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热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已经译成缅甸语,借助“中国电视剧走进东盟”项目。今年上半年在缅甸播出。该剧把现实生活中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提炼、加工得到观众认可。该剧制作者以“轻喜剧”的形式,把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演绎得酣畅淋漓,深受观众善爱。
(1)结合材料一,说明该剧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指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不断扩夫共同利益汇合点,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则会形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2)结合材料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经济成本;同时强化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引导,避免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又好又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材料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山东省委指出,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山东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革,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体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山东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哲学依据。

(l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全球性问题。片面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观、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科技万能论等观念,对环境问题的出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找出下列环境伦理观念与其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环境伦理观念

表现
①片面发展观
A.只要科学技术足够发达,人类就不愁解决不了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等问题
②狭隘的人类主宰观
B.谁占有和消费的物质财富更多,谁就更幸福
③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C.人对自然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伦理原则的约束
④科技万能论
D.只注意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规模,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

(2)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