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部分学者构想的“引渤入疆(引渤海水进入新疆)”工程线路(图中虚线)示意图。据此回答题。
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带动机械工业发展 | B.主要采用管道输水 |
| C.全程实现自流输水 | D.尽量连通沿线径流 |
其建设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力,对沿线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A.改变气候类型 | B.破坏地表植被 | C.诱发地质灾害 | D.降低地下水位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
B.降 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 稳定径流增大 |
|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下图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③城市分别所在的地形区可能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 B.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 D.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
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③较①、②距海远 | B.③较①、②受季风影响小 |
| C.③较①、②气温低 | D.③较①、②海拔高 |
读下列左右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

湿润气流迎风坡降雨示意图若在A处有20℃的1立方米空气,含有水汽17克,如左图所示已达到饱和。当它上升到C处时有8克水汽析出,那么C处的海拔约为
| A.1000米 | B.1333米 | C.1667米 | D.2000米 |
若AC间的高度与IB的高度相同,但是AC间的温度变化小于IB间的变化,你认为原因是
| A.坡度大小 | B.大气相对湿度高低 |
| C.地面反射率大小 | D.AC位于向阳坡,IB位于阴坡 |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月15日这
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① 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
| A.东北面 | B.西北面 | C.西南面 | D.东南面 |
下图为北半球纬线、晨昏线、经线示意图,其中a为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纬线、晨昏线的交点,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M、P两点重合,离北极点距离大,C为东经120°,则
A.伦敦刚好日出
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
C.A、B两点的昼长是零小时或24小时
D.A、B、M、P四点刚好昼夜平分一年之内,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则
A.地轴与晨昏 线之间的夹角最大 |
| B.撒哈拉沙漠地区气温最高 |
| C.杭州正处在春雨绵绵或秋高气爽 |
| D.华北平原正值雨季淋盐右侧为河谷发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