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图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情况。目前,我国工业化道路上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总量(亿元)
281489
308512
335353
GDP比上年增长(%)
11.5
9.6
8.7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26.55
28.46
30.31
比上年增长(%)
7.8
7.2
6.5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逐年增加          ②我国GDP总量及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③我国近两年来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有所回落 ④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应该是同比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散文随笔的写作,只要心有意态,必有情氛,信马由缰,收桨放舟,乱花飞絮,野溪奔流,一任天然。这种写作一旦开笔,听任心灵的解脱与呈现;大脑愈有空白,笔下愈有意外而惊人的灵性出现。”这段话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作用 D.意识可以摆脱客观规律进行想象和创造

网上交流成为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新途径,通过政府网,许多过去老百姓不知道的书可以在网上知道,有些事情也可以在网上得到解决。这体现了

A.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认识的发展 D.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间接性、多样性

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这表明

A.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D.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