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耳!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贵族特权 |
制订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B.《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
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总统府”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着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 B.民国三十六年 | C.民国三十八年 | D.民国四十年 |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发生了多次变化,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言“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胡适在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A.宣传西学 | B.维新变法 | C.救亡图存 | D.民主共和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 B.时间 | C.参加者 | D.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