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题。
|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 荒漠化面积 (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 
| C.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 D.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 B.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 
| C.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 |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 
| B. | 坡向朝南,温度高 | 
| C. | 坡度大,纬度低 | 
| D. | 海拔高,降水多 |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左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右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 | 向斜、背斜和断层 | B. | 断层、向斜和背斜 | 
| C. | 背斜、向斜和断层 | D. | 背斜、断层和向斜 | 
2.与右图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A. | a图 | B. | b图 | C. | c图 | D. | d图 | 
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 A. | 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 B. |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 
| C. | 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 D. | 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 
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A. | 西南 | B. | 东北 | 
| C. | 西北 | D. | 东南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 |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 B. | ②低坡度最陡 | 
| C. | ③地分布有茶园 | 
| D. |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 
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 | 450米 | B. | 500米 | 
| C. | 550米 | D. | 600米 | 
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 | 东北 | B. | 东南 | C. | 西北 | D. | 西南 | 
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 | 气旋 | B. | 反气旋 | C. | 暖锋 | D. | 冷锋 |